在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採用一個「消彌恐被視為種族歧視」詞彙的計畫已將近一年,這場辯論仍持續騷動。

作者:凱特・康格 (Kate Conger)

註:本文翻譯自紐約時報文章,如有侵權請告知下架。
Note: this is a translation of an NYT article. Please let me know, if any violation, and I will remove it.

任何在疫情期間加入過語音對話的人,可能都該感謝名為「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的全球志工組織來讓此技術得以實現。

這個協助建立網路技術基底的團體,設計了多數影片能在網上順暢執行的語言,它讓擁有Gmail帳號的人得以與使用Yahoo帳號的朋友溝通,也讓消費者能在購物網站安全地輸入他們的信用卡號碼。

而這個團體目前正與更棘手的議題纏鬥:設法擺脫電腦工程語言中讓人聯想到種族歧視歷史的詞彙,如主 (master)、從 (slave,編按:即「奴隸」1) 以及「白名單」和「黑名單」。

但當這個認真的提案停滯時,又是什麼讓這些任務組的成員對於奴役歷史與科技界中的種族歧視的興盛爭辯不休?部分公司與科技團體快馬加鞭地提出「重要科技詞彙對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意義」的可能性,這是一個需要多數人同意,而讓科技界共行的不完美主張。

而這些對於專業術語的爭辯,反映出種族議題在社會中難處理的特性,也指出一種仰賴不正式共識來達成任務的奇特組織文化。

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以下稱網工組)迴避投票機制,而是透過要求反對派工程師在會議中發出「哼」的聲音,用「哼」的音量大小與不滿程度來測量彼此共識。就算人數不多時,大聲的「哼」也會表達出強烈的不滿,也是沒有達成共識的徵兆。

網工組對團體本身與網際網路奠定了嚴苛的標準,直到2016年,他要求發布的文件遵守剛好72字元寬以及58頁長,這是沿用自程式設計師把程式碼在卡紙上打洞,以符合早期IBM電腦時期的格式。

「我們彼此間爭論不休,但我們的意圖總是達成彼此共識,」網工隊創立人之一及Google副主席文特・瑟夫 (Vint Cerf) 說:「我認為網工隊的精神依舊,如果我們要做任何事情,就讓我們用一種方式來做,讓彼此對於這事能有功能有一致的期待。」

這個團體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約7,000人的志工組成,並有2個全職僱員:執行總監與發言人,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由會議會費與.org網域註冊費資助。網工隊無法強迫如亞馬遜或蘋果等巨擘遵守規則,但因為網工隊對工程問題已創造了優雅的解決之道,科技公司通常選擇遵守。

對於電子郵件清單與人際會議中,他們的標準在多數爭論中達到共識,這個團體鼓勵參與者對於一個技術問題所深信的最佳解奮鬥。

百家爭鳴並非罕見之事,網工隊也是年輕科技人在產業展露的所在。參與這些會議是種通道的儀式,工程師有時候也會利用他們在網工隊的提案往科技巨頭謀職。

6月份,反映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的背後,社群平台的工程師、國際標準組織的編碼團體,重新檢視他們的原始碼並自問:「這是種族主義嗎?有些資料庫名為「主」,而有些從名為「從」,並從主資料庫獲取資訊以迴遞本身的查詢,以防止本身過於龐大。甚或是用「白名單」與「黑名單」來過濾內容。

政策團體「民主與科技中心」的首席科技官員梅洛莉・諾德爾 (Mallory Knodel) 撰書對網工隊提案使用更為中性的語彙。她與時於阿姆斯特丹大學擔任博士後的共同提案人尼爾斯・滕・歐柏 (Niels ten Oever) 認為,與奴役扣連將網工隊的潛在志工拒於門外,這些詞彙應被能更明確描述各項技術所及的詞彙給取代。

回信如江水般湧入,部分人表示支持,亦有人提出修正,更有持強烈反對意見。一則回覆寫道,諾德小姐的草案無疑是要建構新的「真理部2」。瀰漫在指控與侮辱中,很多成員宣告這場辯戰已過於辛辣,他們將棄之不顧。

這樣的反彈並沒有讓曾在2018年提過類似改變卻無疾而終的諾德爾小姐太過驚訝,工程師社群本身就是「非常嚴苛且厭惡這類的改變,」她說:「對於社群上他人的言行、行為——萬物的本性,他們厭惡這類對話。」

在7月,網工隊的主導團體對於諾德爾小姐與滕・歐柏生的草案發布罕見的聲明,稱道:「排他性的詞彙是有害的。」

兩個月後,另有二個替代提案出現,其中一個來自凱斯・摩爾 (Keith Moore),一名在提出本案前曾支持諾德爾小姐草案的網工隊貢獻者,他示警了炒作詞彙會讓團隊工作陷入瓶頸,認為應最小化相關的改變。

另外一個來自電子郵件公司 Fastmail 的執行長布隆・岡溫拿 (Bron Gondwana),他說自己有感而發於寄件清單的激烈辯論。

「我認為彼此間沒有可以達到滿意共識的方式,」他說:「所以我嘗試在兩者間取得折衷。」

岡溫拿先生認為團隊應遵循科技產業的先例,並避免會造成科技發展脫序的詞彙。

上個月,網工隊說他們會創建一個新的團體,來思量3種草案並決定如何繼續,而參與討論的成員顯然傾向岡溫拿先生的途徑。團隊主席以及NetApp公司的網路科技處長拉斯・艾格特 (Lars Eggert) 說他希望專有名詞的指引能在年底前發行。

而產業的其他部分並非空等,維繫資料庫軟體 MySQL 的程式設計社群選擇使用「來源 (source)」與「複製 (replica)」最為取代「主」和「從」的詞彙。微軟旗下的程式碼資料庫 GitHub 選用「總 (main)」取代「主 (master)」。

在7月,Twitter在公司工程師雷吉諾・奧古斯丁 (Regynald Augustin) 碰到原始碼中「從」的字句並提倡改變時,也取代了數個專有術語

但當產業屏棄這些否定詞彙時,對於使用何種新詞彙並無共識。沒有網工隊或其他標準團體,工程師們決定靠自己。設定網頁指引的全球資訊網協會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在去年夏天更新了樣式指引,「強烈鼓勵」成員避免使用「主」與「從」的詞彙。此外,建構晶片與其他運算硬體標準的 IEEE 也有類似改變。

其他科技工作人也透過組成更換與會的意見資訊交流所的方式,致力解決這個問題。內部命名倡議團體 (Inclusive Naming Initiative) 致力提供指引給想改變專有名詞,卻不知如何著手標準組織與公司。這個團體因共同在開放原始碼軟體專案 Kubernetes3 而彼此合作,如同網工組接受志願者的貢獻。如同其他科技同仁,這場對於專有名詞的爭論自去年夏天便開始。

「我們看到的是一片空白,」管理 Kubernetes 的非營利團體雲端住民運算機構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的經理皮楊卡・沙馬 (Priyanka Sharma) 如是說。沙馬先生與其他 Kubernetes 的貢獻者一同工作,包括建立替代字彙建議轉換表,以及引導使用者在轉換詞彙避免造成系統崩潰過程的史蒂芬・奧古斯塔斯 (Stephen Augustus) 與瑟勒斯特・霍根 (Celeste Horgan)。許多主要科技公司,包括IMB與思科,均簽字遵守約束。

儘管網工隊進展緩慢,艾格特先生說新規範終將會建立,但對於種族主義的爭辯——以及組織是否在此事積極參與——仍會在寄件清單上。

在組織內愚人節的顛覆性傳統中,幾個成員對於多元努力與科技替代詞彙祭出了嘲諷提案。兩個提案在幾個時後因「種族主義與極度不敬」而移除,艾格特先生對工作組寫封電郵,同時也保留了第三個提案。

「我們艱難地達成共識,所以說,共識終將更強韌,因為人們感受到他們的意見被反,」艾格特先生說:「我希望我們可以快點,但對於這樣一個爭議的題目,我們最好是慢一點。」


1 轉自維基百科主從模式又名主僕模式,是一種概念模型,將設備分為主設備和從設備,主設備負責分配工作並整合結果,或作為指令的來源;從設備負責完成工作,一般只能和主設備通信。

2 真理部是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小說〈1984〉中,一個虛擬極權國家的一個政府部門,負責言論管控,詳見維基百科

3 又名K8s,是一個用於自動部署、縮放與管理容器化應用程式的開放平台,詳見官方網站

標籤: , , , , , ,

說些什麼吧

XHTML: 你可以使用以下標籤: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沒有迴響